<
    人家就当成是寿安公主来化缘的。

    寿安公主抬起脸蛋,望向苏曳的时候,已经是泪流满面。

    “小曳,对不起,是姐姐没用。”

    苏曳上前轻轻将她用在怀里,柔声道:“对不起,对不起。”

    “小曳,这不仅仅是僧格林沁的原因。这件事症结在皇上那,因为皇上不支持,大家都看出来了。”寿安公主道:“皇上不喜欢办工厂,不喜欢搞洋务,所以这些蒙古王公才不花钱的,他们唯恐触怒了皇上。”

    苏曳当然看出来了,但好歹这些蒙古王公出了二百万两左右。

    缺口还有五百万。

    还剩下六天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次日一早!

    苏曳起身,晴晴已经起来了,正抱着宝宝在院子里面玩。

    传来了宝宝咿咿呀呀的声音。

    而床头的桌子上,放着一叠银票,整整十五万两五千。

    这是崇恩大人家,所有的积蓄。

    晴晴大格格不好意思当面给,就这样静静地放在那里。

    现在整个京城都知道苏曳缺钱了,所以崇恩大人也去变卖了一些珍贵古董,再拿出几乎所有的积蓄。

    而就在这个时候,李岐在外面道:“主人,主人……您快去,您快去!”

    苏曳道:“怎么了?”

    李岐道:“您去前门大街,那里有很多很多人在等您,整整几千人。”

    “这段时间,林厉大人,王天扬大人,还有我们,发动了所有的亲戚朋友,人拉人,人找人。”

    “最后,整整找了几千人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都知道,您在为了这个国家的将来,到处在找钱。”

    “您一直在走上层路线,我们没本事,只能在老百姓中使力。”

    “这群老百姓虽然钱不多,但是人多力量大,请主人给底层的老百姓一个机会。”

    苏曳一愕,心中顿时激动起来。

    然后甚至来不及换衣衫,就这样穿着随意,穿着鞜拉板。

    听到李岐的话后,他直接翻身上马,朝着外城狂奔。

    这一口气,直接奔出了内城。

    来到了正阳门外。

    然后,他看到三百新军正在维持秩序。

    整个前门大街,密密麻麻站满了人。

    整整几千人,上万人,甚至还在增加。

    在清朝,是不允许老百姓进行这个规模的聚集的。

    但是……苏曳是特权人士,顺天府没有人敢来找苏曳的麻烦。

    见到苏曳到来,这几千上万名民众,目光顿时狂热。

    他们的脸色,也充满了崇拜。

    苏曳的人到了哪里,他们的目光就望向哪里。

    “苏曳大人来了,苏曳大人来了。”

    “苏曳大人,您来跟我们说说吧!”

    “听说江西有便宜的田地卖,才半价,这是真的吗?”

    “听说这些田地,不需要我们自己去种,不需要我们自己去管,每年都有两成收益是吗?”

    “这些是真的吗?我们可以买吗?”

    见到这一幕,苏曳眼眶发热,心潮澎湃。

    他的内心不由得浮现出那四个字:人民万岁!

    第151章:金山银海!蜕变!狂潮

    因为站在地上不够高,所以苏曳索性就骑在战马上,然后整个人站在马镫上。

    如此一来,既足够高,姿态又足够低。

    轻轻催动缰绳,苏曳来到大街中央。

    成千上万人,很快就让开了一条道路,让苏曳来到道路中间。

    所有人都目光都盯着他。

    林立立刻拿着一个直筒喇叭,递给苏曳。

    苏曳目光扫视全场,大声道:“诸位父老乡亲,你们是看着我成长起来了。”

    “几年前我从南方战场灰溜溜地回来,然后考中了文武双解元,练成了新军,扬州之战,和英国人谈判,收复江西。我这一步步走来,诸位父老乡亲都是亲历者。”

    “我是我爹娘的儿子,但我也是京城父老乡亲看着长大的孩子。”

    “今日我对着父老乡亲一定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,绝无半句谎言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,乡亲们有什么问题,尽管问。”

    顿时,有一个人大声道:“苏大帅,听说您最近一直在筹钱,您要办工厂,您为啥要办工厂,这个工厂有啥好处啊?”

    这算是一个读书人,只不过没有功名。

    这个问题就很难回答了。

    你跟他们说工业强国?

    你跟他们说只有开工厂,才能不被洋人欺负?

    都没有用的,民智未开。

    苏曳笑道:“大爷,您身上这件棉布衣衫挺气派的,要多少钱啊?”

    这个大爷道:“贵得很,这一身整整一两二钱银子。”

    那确实贵,但正常一身棉布的衣衫,也需要六百到九百文左右。

    苏曳道:“大爷,多久置办一套新衣衫啊?”

    这个大爷道:“季节不一样,衣衫也不一样,但同样的衣衫,终归要好几年才置办一套。”

    苏曳道:“等办了工厂之后啊,比您这更好的一套衣衫,可能只需要四百文左右的价格,您说这好不好啊?”

    那个大爷道:“这,这当然好了,办了工厂之后,这么好的一身衣衫,价钱能便宜六七成?只需现在三四成价钱?”

    苏曳道:“对啊,这样之前三年买一身衣衫,有了工厂之后,每年都能买新衣衫了,这好不好啊?”

    “好,好!”

    苏曳道:“乡亲们,糖霜知道吗?就是白糖。”

    “知道,知道……”

    “这白糖贵啊,一斤要超过百文钱,一年都难得吃一回啊,谁舍得吃啊。”

    苏曳道:“乡亲们,这糖霜好吗?”

    “当然好了。”

    “好吃,没有比这更好吃的东西。”

    “不仅好吃,对身体也好啊,冬天里浑身发凉,发晕,一碗糖水下去,整个人就好了。”

    现代社会对糖没有什么感觉,反而觉得多余,吃多了不健康。

    但是在古代,白糖不仅仅是奢侈品,而且还是补品。

    因为营养不够,经常会低血糖,引起头昏目眩,喝一碗糖水整个人就好了,所以大家都认为这是难得的补品。

    事实上,我们社会在三四十年前,很多农村的孩子也靠糖水治低血糖。

    哪怕到现代社会,白糖也是战略物资。

    苏曳道:“有了工厂之后呢,这糖霜的价格,可能就连一半都不到了。”

    接着,苏曳声音提高道:“当然,有了工厂之后,最大的好处,就是大家能赚钱了。”

    “大家都知道,找活干太难了,还赚不到钱。十五六岁的大小伙子,找不到活干,整天就游手好闲,连媳妇都找不到,没有媳妇也就生不了娃,那整个家就断代了啊。”

    “有了工厂之后了,大家都有活干了,一个大小伙子,一个月能赚三两银子。”

    这话一出,所有人一声惊呼。

    一个月,三两银子?

    苏曳道:“这还是最低的工钱呢,还包吃包住。赚多少钱,都自己攒下来了啊,有这钱还怕娶不到媳妇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大家说,这工厂好不好?”

    众人高呼:“这工厂好呀,这工厂太好了。”

    苏曳道:“大家也都听到了,我筹集这些银子,就是为了办工厂。就是为了让所有人都吃好,穿好,用好,让所有人有钱赚。”

    “但是这工厂还没有办起来啊,我不能空口白牙要银子啊。”

    “对于我大清的子民来说,什么东西最珍贵啊,那当然是良田了。大家都知道,江浙是鱼米之乡,那边的农田是最贵的,也之最好的。”

    “但是因为发逆之乱,江西惨得很,死了很多很多人,所以很多良田就变成无主之地了。”

    “我要办工厂,需要很多很多钱,那怎么办呢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