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次日朝会上。

    所有人都等着西太后的话。

    端华道:“太后娘娘,您认奴才昨日说的话吗?”

    慈禧太后道:“僧格林沁和胜保离得近,就让他们去河南平叛,收复失地吧。”

    端华道:“如果收复了失地,那是不是我八旗之功?”

    慈禧太后道:“对。”

    行,你认就好。

    那就依旧按照之前的规则来。

    而后,政事堂拟定圣旨。

    两宫太后用印,让僧格林沁和胜保大军停止进京,前往河南,剿灭逆贼,收复失地。

    很快。

    一队钦使,快速出宫南下,前往僧格林沁处宣旨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两日后!

    钦使就来到僧格林沁和胜保的大军中,宣读了两宫太后的旨意。

    大军停止进京,转向河南平叛。

    僧格林沁看到这封圣旨上,不但有御赏,还有同道堂大印。

    顿时,长长呼了一口气。

    这样……最好。

    僧格林沁内心深处,不愿意内战。

    之前的君子之争,就很好。

    “大军掉头,朝着河南开封进发。”

    随着一声令下。

    几万人的大军,开始调转方向。

    一个多时辰后,大军浩浩荡荡朝着河南方向而去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整个天下,都屏住呼吸。

    看着一南一北,最后一战。

    谁赢谁输。

    原本苏曳几乎都已经赢了,关键时刻湘军冲出来,把局面拉回了平局。

    如今,苏曳以一对二。

    可以这么说,这一次曾国藩的果断,远超任何人想象。

    湘军速度之迅猛,也远超所有人想象。

    苏曳杭州大胜之后,湘军这边立刻有了大动作。

    毫不拖泥带水。

    李鸿章撤退苏州,李续宾,李旭宜,罗泽南狂攻安庆。

    曾国藩贡献瓜洲,渡江南下。

    用最快速度对天京开始了包围态势。

    苏曳这边,用最快速度收复了苏州、常州、丹阳之后,王世清率领四千骑兵冲到天京城周围的时候。

    密密麻麻麻的湘军,已经在天京周围构建阵地了。

    苏曳杭州大战一赢,他们这边就动手了。

    所以,赶在苏曳之前,围攻天京。

    但是,苏曳对这一切却不意外。

    甚至在杭州之战前,他的特务处如同雨点一般四处出击。

    在天京,在开封,在安庆,在扬州等各处活动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前几日,苏曳派遣王有龄去面见曾国藩,询问此战是否需要支援?

    曾国藩说多谢苏相,并说苏曳连战连捷,鏖战数月,军队疲弊,所以这次伪天京之战,他曾国藩愿意竭尽全力,请苏相坐镇监督。

    这意思很清楚了。

    这个时候,苏曳麾下将领极其震怒。

    好你个曾国藩,之前安庆之战拖拖拉拉几年都没有打完,甚至直接停战了。

    如今我们在杭州刚刚消灭了发逆主力,你就迫不及待杀出来,要收复天京了?

    不过,站在曾国藩等人的角度。

    他们也别无选择啊。

    眼看着苏曳就要大获全胜了,难道他们坐以待毙吗?

    苏曳裁撤八旗之后,就轮到他们湘军了。

    而这是他们最后,也是最佳的出手时机了。

    而且这一次曾国藩之所以志在必得,还要从某一天说起。

    杭州之战后,发逆主力大败,石达开和陈玉成率领六万人朝着安徽境内逃窜。

    结果被王世清的骑兵切割成了好几段,石达开运气不好,被苏曳抓获了。

    而陈玉成也逃得非常狼狈,不能带着大股军队跑,否则目标太大。

    所以,他最终也就带着一二百人,假扮士兵逃窜。

    结果,确实逃到了安徽境内,没有被苏曳俘获。

    但是……他却撞上了湘军的大股部队。

    被湘军秘密俘获了。

    而后,曾国藩和陈玉成彻夜长谈。

    历史上,陈玉成被部下苗沛霖出卖,交给了胜保,被押往京师。胜保担心中途生变,所以将其在半路斩杀。

    而在漫长的对战生涯中,曾国藩不知道多少次劝降陈玉成,都被拒绝了。

    反而陈玉成屡次劝说曾国藩反清自立,不要为满清卖命。

    但在这个世界,或许就不一样了。

    但总之,湘军秘密俘虏陈玉成后,又秘密释放。

    而后,陈玉成几经辗转,率领溃军,返回了天京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随着洪秀全的诏令,各地的太平军不断回师。

    最后,除了赖文光部距离太远,剩下所有的太平军都返回了天京。

    浙江一战,太平军确实损失太大了。

    以至于最后在天京所有太平军加起来,也只有十五万而已。

    但哪怕这个数字,也足够多了。

    曾国藩的湘军从各省,源源不断赶赴天京战场。

    湖南,湖北,江西,江苏,安徽的湘军,甚至当地的绿营,也几乎被抽调一空。

    进入天京战场的军队越来越多。

    整个长江,船只不息。

    不计其数的运兵船,运粮船,运输军火弹药的船,在南京周围登陆。

    无数的军队在周围挖凿壕沟,修建工事。

    一个接着一个兵营,拔地而起。

    天京大决战,一触即发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天京城内!

    气氛压抑,悲观。

    杭州一败,后果太严重。

    整个太平天国的军队失去了一半,而且面临的是毫无抵抗的失败。

    但是,李秀成、林启荣,李世贤、黄文金、谭绍光等人,依旧是战意冲天。

    之前病榻上缠绵的曾天养,此时甚至奇迹一般地好转了。

    变得精神奕奕。

    林启荣和曾天养正在密谈。

    “我一直都在想着,天国会是何等之结局。”曾天养道:“我们心向苏曳,身在天国。每一次想到苏曳率军前来攻打天京,我们何去何从,真是让人内心如焚。”

    这不仅仅是曾天养的想法,也是林启荣的痛苦。

    他们想过无数次,苏曳大军来攻天京,他们应该怎么办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