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叡当然认得张郃与郭淮,也知道他们都是魏武王留下的名将,但名将是一回事,统领二十万兵马,守在邺城之前,是另一回事。
“孤为何不能用曹爽?”他问,“既为大都督之子,又是孤的从兄,为我曹家宗室,岂不更加恰当?”
陈群对曹叡的问题并不感到意外。
天下未定,纵使魏文王打压过宗室,于领兵上仍不得不信任自家兄弟。
但长安陷落一事,大魏已经吃了一次宗室的亏。
如果不是夏侯楙独专权势,令张郃郭淮不得施展,而后又在诸葛亮围城之下早早投降,以长安城墙之险固,恐怕今日关中在谁人之手,仍未可知!
关中陷落,雍凉丢失,大魏尚有养精蓄锐,来日再战的力量,但如果洛阳陷落,形势便大不一样了。
天下世家,并非只有颍川。
诸夏侯曹之中,却只有一位魏王。
“曹爽虽为宗室,亦是大都督之子,领兵打仗却不如张郃郭淮。”
“既如此,令他多听听那二人的意见如何?”
老人摇了摇头,“陛下,曹爽刚愎自用,专权独断,绝非能听善言之人,若将二十万兵马交予他手,大魏危矣。”
曹叡忽然又想起了那个梦,“那么,孤亲征如何?”
灯花连续爆了几声,天色将明,殿内的话语渐消,白发苍苍的大司空起身向魏王告辞,姿态端肃,方寸不乱的走出宫殿。
与其几乎同时离开魏王寝殿的,还有一名貌不出众的小黄门,只不过后者离宫之后,匆匆去了任城侯曹楷那里。
听完了这一段君臣对话的曹楷大喜过望,赏过小黄门几块金子之后,便匆匆将心腹仆人找来。
“去我兄曹爽府上,就说我有要紧事与他说!请他即刻便来!”
邺城的风波未至渭南。
大家仍然在缓慢的排队通过潼关。
渭南大营只留两万余人,由廖化镇守于此,其余十几万兵马都要转移到弘农去。
春潮已生,蒲坂只能走浮桥,潼关还是那么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方。
因此,急是急不来的。
在大家排队过关的时候,还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因素。
比如说先到弘农那里的世家子弟又有几个跑了回来。
……还是哭着跑回来的。
原因也挺简单,就只是魏延一视同仁了一下【
你称他为“季汉马场里最野的那匹马”,其实是不太对的。
……因为“善养士卒,骄于士大夫”的二爷比他还野。
……但二爷头顶上有个也很野的大哥罩着。
……而魏延头顶上的丞相,在不抄士族的家的前提下,跟士大夫们关系其实处得还不错。
总之,魏延是部曲出身,打小就是吃苦过来的,跟着先主打天下时,“饥饿困踧,吏士大小自相啖食,穷饿侵逼”都经历过了,现下在渑池跟魏军对峙也不会觉得有啥辛苦。
辎重粮草供应得不算太及时,魏延干脆就命令前军上下都跟士兵一起吃大锅饭,减少点不必要的消耗。
……至于想在附近打打牙祭之类的,就别想了。这地方早就被魏军坚壁清野过,百十里地内渺无人烟。
……士兵们吃的大锅饭据说也不算特别惨,就只是一天两顿盐水煮的干菜,配上粟米饭而已。
但还是把世家子吃得掀桌了……然后就被魏延痛打了一顿,赶了回来。
消息传回潼关的时候,丞相正在抽空给你补课。
……消息是杨仪送进来的。
……虽然当着你的面有点尴尬,但杨仪仍然坚持着告了状。
“丞相,魏延怀专忌心,打压才俊,岂能不作惩戒?”
丞相摇了摇羽扇,思考了一下,“威公既如此说,是见过那些子弟了?”
……你有点想抬头,但你小心翼翼的将目光从纸上抬起来时,丞相就瞥过来一眼。
你赶紧低头。
杨仪一如既往的在宫斗这项根本不适合他的技能上疯狂砸技能点,你都要同情他了。
……其实你一直挺同情他的。
但当着丞相的面,你也不太能提醒他,只能继续不太专心地写你的作业。
杨仪果然没听出丞相的画外音,仍然十分真诚,带了点儿雀跃的肯定了丞相的说法。
“下官不仅去见了那几位世家子,而且与他们聊了聊,十分投缘,下官觉得……”
“既如此说,”丞相的声音十分温和,“便将他们拨调至威公帐下,做个书佐从事。”
中军帐里出现了一瞬间的寂静。
然后是杨仪不确定的声调。
“……丞相?”
“如何?”
……你听着杨仪心碎离去的脚步声,有点怀疑他是个抖m。
……标准的“丞相虐我千百遍,我待丞相如初恋”的抖m。
你这边怀疑人生,那边丞相已经走了过来。
“策论写得如何了?”
“……还没写完,我能休息一会儿吗?”你想了想,“我饿了。”
“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”
丞相皱着眉拿起你没写完的策论开始看,而你掏出了一袋怜娘给你带上的点心,坐在他身侧,咯咯蹦蹦的吃了起来。
“我听公琰说,阿迟在巴东时,曾向陆伯言请教过行军之事,”他一边看,一边说,“阿迟那时也这般么?”